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OpenAI針對GPT-4.1模型發布了一系列提示工程指南。(圖/OpenAI)
隨著生成式AI技術快速演進,如何設計有效的提示語(Prompt)成為使用者提升AI回應品質的關鍵。針對GPT-4.1模型,OpenAI近期公布一系列提示工程指南,涵蓋從基本原則到進階策略,協助開發者與內容創作者更有系統地與模型互動,發揮最大效能:
一、核心提示原則(Core Prompting Principles)
明確指令(Be specific):提示中應清楚說明任務目標,避免模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提供結構(Provide structure):透過範例、模板等方式設定預期的輸出格式。
避免歧義(Avoid ambiguity):使用具體詞彙與上下文,以降低誤解風險。
設定角色(Set behavior/role):讓模型「扮演某個角色」來調整回答風格或邏輯。
逐步引導(Decompose tasks):將複雜任務拆解為多個子任務,有助提升準確率。
二、提示策略範例(Prompting Strategies)
Few-shot 示範:提供數個輸入/輸出範例,幫助模型理解任務格式與邏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思維鏈(Chain-of-thought)提示:引導模型依邏輯順序逐步推理,特別適用於解決複雜問題。
提示優化(Refine prompts):根據回饋不斷調整提示內容,以獲得更佳結果。
內心獨白(Internal monologue):讓模型模擬「內心思考過程」,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批判與修正(Critique and revise):先產出初稿,再請模型自我批評並修改,進一步提升品質。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論是開發應用、進行研究,或是日常使用,熟悉提示詞的設計技巧,已成為AI時代不可或缺的基礎能力。隨著模型能力提升,用得「好不好」逐漸取代「會不會用」成為新門檻,提示工程也將在未來扮演愈來愈關鍵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