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AI摘要。(圖/Google)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多家新聞媒體近日對Google的AI搜尋功能提出質疑,指稱其「AI摘要(AI Overviews)」以及聊天機器人等工具,正在嚴重侵蝕新聞出版商的網站流量。這些工具會直接顯示以AI生成的答案,有時內容來自新聞報導,卻未經授權,且很少附上原始網站連結,導致用戶不再點擊新聞網站,大幅減少曝光與廣告收入。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I摘要於2024年推出,旨在以摘要方式快速回答用戶問題。報導指出,旅遊、健康、評測等類型網站流量受影響最為明顯。以《紐約時報》為例,根據Similarweb提供的數據,2025年4月,其網頁和行動版來自自然搜尋的流量佔比下降至36.5%,而三年前此比例為44%。
儘管Google在5月的開發者大會中表示,AI摘要功能提升了搜尋使用率,但出版業者認為這種提升未必回饋到內容創作者。為因應衝擊,多家媒體已展開策略調整,包括與AI公司洽談內容授權。《紐約時報》已與亞馬遜簽署合作,開放其新聞用於AI訓練。《大西洋月刊》與OpenAI建立合作關係,而新創公司Perplexity則計畫與媒體共享廣告收益,嘗試建立新的產業分潤機制。
此事件再度引發外界對「AI與內容原創權益」之間界線的關注,也凸顯新聞產業在AI搜尋時代的轉型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