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工智慧技術的幫助下,一場橫跨三十年的尋子奇蹟終於成真。 (圖/翻攝梁志輝爸爸小紅書)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一場橫跨三十年的尋子奇蹟,在科技的協助下終於實現。中國江西南昌鐵路警方利用 AI 大模型與人臉比對技術,成功協助一對尋子三十年的父母找回失蹤多年的兒子梁志輝,這起事件不僅是一個家庭的團圓故事,也再次展現了人工智慧在社會公益領域的潛能與溫度。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消息來源指出,梁志輝在年僅兩歲時於家門口走失,父母此後踏上漫長的尋親之路。三十年間,梁父幾乎走遍全國,靠打零工維持旅費,只為尋回孩子的蹤影。直到今年十月,南昌鐵路汪姓警官透過新型 AI 臉部辨識大模型,在龐大的資料庫中比對到相符的臉孔,最終確認梁志輝的身分。這項突破性的比對技術,結合深度學習與跨年齡臉貌模擬演算法,可預測人臉經歷時間變化後的樣貌,是近年中國警方與科技單位合作的重要應用成果之一。
如今 57 歲的梁母在得知消息後泣不成聲,表示家裡的牆壁雖舊,但會重新粉刷迎接兒子回家。梁父則感慨道:「這一路走來,我們的痛說不出口,但現在終於等到了。」據悉,梁志輝目前已在貴州成家立業,從事汽修工作,主動配合警方完成身分驗證。
網友紛紛留言祝福,也感嘆這場歷經三十年的團圓,是「AI 技術與人類堅持交織出的奇蹟」。對失散家庭而言,AI 帶來的不只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一種情感的延續與修復力量。
在全球人工智慧快速普及的當下,這起事件讓外界重新思考科技的社會價值。當演算法不再只是商業競賽的工具,而能成為人與人之間的「橋樑」,科技終將不僅冷峻精密,也能溫暖人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