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Anthropic 近日公布一項涵蓋十萬次 Claude 真實對話的研究,結果顯示 AI 協助可讓使用者在完成工作任務時平均節省約八成時間,對知識密集產業的提升效果尤其明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 Anthropic 發布的研究報告,本次分析以匿名、經隱私保護處理的方式,抽樣十萬筆 Claude.ai 的使用者真實互動紀錄,並讓 Claude 估算「有 AI 協助」與「無 AI 協助」兩種情境下的完成時間。結果顯示,若完全由人力處理,相關任務平均約需 90 分鐘,而在 AI 協助後,整體耗時約可縮短 80%。
研究指出,這些任務包含法律諮詢、企業管理等複雜內容,也涵蓋餐飲準備等較簡單類型,因此不同任務呈現不同幅度的效率差異。
分析顯示,AI 在醫療輔助類任務的提效幅度最高,可節省近九成時間;而在硬體故障排查等需實體操作的任務中,節省幅度僅約五成。研究也比較不同提示詞下的時間估算,發現兩種方式高度相關,顯示模型對任務難度的判定具一致性。
研究團隊進一步將這些任務層級的效率變化外推至整體美國勞動市場,推估若現有 AI 技術能廣泛普及,未來十年美國勞動生產力年均增速有機會達到 1.8%,幾乎是 2019 年以來平均成長率的兩倍。在各類工作中,受惠程度最高的為知識密集型職業,例如軟體工程師對整體生產力的貢獻占比最高,其次為營運管理、行銷研究分析師、客服人員與中學教師等。
報告同時提醒,AI 能加速的是可自動化的工作環節,例如撰寫程式碼、整理文件等;但像跨部門協作、現場安裝、主管管理等任務仍難以有效加速。隨著 AI 普及,這些「瓶頸任務」可能會逐漸成為拖慢整體效率的關鍵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Anthropic 坦言,本研究仍具限制,包括無法量化使用者檢查或驗證 AI 回答所花費的額外時間,以及模型普及率在短期內難以達到假設值。不過研究團隊強調,此次研究提供了一套可長期追蹤 AI 對經濟結構影響的量化框架,未來隨 AI 能力擴大,將能持續更新並觀察其實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