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探討了Cursor如何利用Claude模型構建AI編碼的未來。(圖/YouTube@anthropic-ai )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人工智慧正快速重塑全球軟體開發流程,其中新創公司Cursor以驚人速度成為焦點。短短一年內,其年營收就突破3億美元,並吸引全球數百萬開發者使用,成為AI輔助程式編寫領域的領頭羊。
在一支YouTube的訪談影片〈How Cursor is building the future of AI coding with Claude〉中,Cursor團隊與Anthropic成員深入分享了他們對AI編碼工具未來的觀察、產品演進歷程,以及對於軟體工程職涯的未來想像。
Cursor聯合創辦人Aman指出,Claude 3.5 Sonnet的導入是轉捩點,它使得AI能夠真正理解並同時處理多個檔案結構,從而大幅提升大型專案的開發效率。隨著新模型Opus和Sonnet 4的問世,Cursor也進一步推出背景代理(Background Agent)功能,讓AI如助理般能在開發者不操作時,自動完成PR(Pull Request)提交、錯誤排查與工具安裝。
Cursor團隊本身也使用自家工具進行開發,形成「自我迴圈」式改進模式。無論是起步階段的程式碼生成、程式錯誤分析,還是整體系統迭代,AI都成為產品優化的核心推力。其提供的功能包括:
Tab補全:協助熟悉程式碼的使用者快速輸入程式碼。
Command K編輯器:用於特定區塊或整體內容修改。
AI Agent:可操作多個檔案進行協作式開發。
背景代理:能自主追蹤、分析並處理任務,減少人工干預。
Cursor團隊指出,AI技術的進步已經讓軟體開發者的角色產生根本變化。開發者將從過去專注細節的「鍵盤打字員」,轉變為具備抽象設計與品味的「導演」。清晰、結構良好的程式碼將成為AI理解的基礎,而「好品味」將成為未來開發者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AI也被視為強大教學工具,幫助新手快速理解架構、加速學習曲線。這將可能促成更多非工程背景者開始編寫、甚至客製化開發自己的工具。
Anthropic更預測,到2027年,90%以上的程式碼將由AI協助生成。屆時,軟體開發將如文書處理般普及,甚至無需具備傳統程式語言能力即可完成功能設計。
Cursor與Claude的結合,象徵著AI與工程師的關係不只是輔助,而是共創。軟體將變得更具彈性、可延展,並根據使用者需求即時調整,實現真正的「軟體隨需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