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者分享最佳實作流程 Cursor效率提升10倍不是夢

▲▼cursor。(圖/CURSOR)

▲開發者釋出Cursor使用最佳實踐,強調規劃與錯誤控管。(圖/CURSOR)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隨著AI編碼助手在開發流程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如何與大型語言模型(LLM)高效協作,成為許多工程師關注的焦點。近日,知名開發者Paras Chopra公開一套針對Cursor編輯器的「AI協作開發實戰系統」,引發技術社群熱議。該系統被推崇為「讓Cursor生產力提升十倍」的關鍵方法,並於5月26日再度更新,加入兩項與LLM錯誤防治相關的技巧。

這套實踐方法以嚴謹的計劃與測試導向為核心,目的是避免在專案中迷失方向、陷入錯誤迴圈。其流程包括:

◆請AI撰寫計劃:啟動前,先請ChatGPT或Claude撰寫專案詳細計劃(Markdown),並請其自我批判並重寫,最終貼入Cursor的composer區域中。

◆使用.cusorrules定義開發規範:透過cursor.directory提供的規則,強制先寫測試,再寫程式碼。

◆Edit-Test回圈開發:逐步設計小任務,AI撰寫對應測試,然後自動生成程式碼並運行測試,失敗就修正並回測。

◆長期追蹤與重構策略:將歷史指令與檔案透過@明確標註以保留語境(context),便於AI判讀與延續工作。

◆設定YOLO模式:自動允許vitest、npm test等測試與建置指令,降低手動維護負擔。

Chopra也推薦使用輔助網站如gititngest.com集中檢視所有設定檔,並使用cursorignore排除不必要檔案,讓開發環境更純淨。在最新更新中也補充了兩項針對LLM錯誤風險的實戰技巧,幫助開發者減少隱性錯誤:

◆逐行審查LLM輸出:大型語言模型即使能高效生成程式碼,卻常引入不易察覺的錯誤。若AI修改的是少數幾行,可人工快速審查。若為多行改動,應進入除錯器(debugger)並採用「橡膠鴨除錯法」逐行確認其邏輯與運作。

◆ Log-Then-Revert 策略:為追蹤錯誤來源,可向AI下達如下提示詞:

PROMPT: 為此檔案的每一行加上log,輸出變數內容並加入時間測量。

透過此方式,能快速定位錯誤來源,調試完成後再將log還原,確保專案整潔。
開發者Aadit Sheth近日在社群平台 X(前推特)公開分享,引發廣大關注。他直言,「這套系統讓我用Cursor的效率提升了10倍。」Chopra隨後也回應「那個人就是我本人,我剛更新了這套筆記,加了兩個新技巧!」

目前這份實踐筆記已在開發社群被廣為流傳,不僅適用於 Cursor 使用者,也適合所有希望與ChatGPT、Claude等 LLM合作的開發者參考。

關鍵字: CursorLLM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滿滿的禽緒價值】她心情低落坐雞舍 小雞全員出動暖心包圍她

【滿滿的禽緒價值】她心情低落坐雞舍 小雞全員出動暖心包圍她

【另一角度曝光】UPS貨機桃機驚險降落 機身擦撞跑道冒火花

【另一角度曝光】UPS貨機桃機驚險降落 機身擦撞跑道冒火花

【台鐵不速之客】老鷹誤闖車廂!列車長手抓請牠下車

【台鐵不速之客】老鷹誤闖車廂!列車長手抓請牠下車

愛雅懷孕了!劉品言嗨到熱舞 聽到寶寶心跳聲「激動落淚」

愛雅懷孕了!劉品言嗨到熱舞 聽到寶寶心跳聲「激動落淚」

【整老公系列】老婆戴面具悄悄靠近!尪轉頭嚇到大叫XD

【整老公系列】老婆戴面具悄悄靠近!尪轉頭嚇到大叫XD

讀者迴響

Midjourney是什麼?

Midjourney是AI影像生成工具,只需輸入文字就能畫出照片級圖片,適合創作、設計參考使用。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網頁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