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Facebook、Uber、OpenAI 前主管揭露四大平台產品背後共通哲學

▲▼Peter Deng。(圖/YouTube@LennysPodcast)

▲Peter Deng。(圖/YouTube@LennysPodcast)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曾在Facebook、Instagram、Uber與OpenAI等科技巨頭擔任核心產品主管的Peter Deng,近期在一場深度訪談中分享他對產品設計與領導的核心觀點。他指出,即便這些公司背景與技術大相徑庭,真正推動產品成功的核心邏輯卻高度一致:不是技術突破,而是對人類需求的深刻理解與系統性執行。

Peter Deng是產品界低調但深具影響力的領導者,他是Instagram的第一位產品主管,打造過Facebook Newsfeed與Messenger,也曾領導Uber騎士端產品,並在OpenAI擔任產品副總裁,負責ChatGPT的設計與ChatGPT Enterprise推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儘管橫跨社群、出行與AI領域,他觀察到成功產品的背後其實有高度共通的哲學原則:
在Uber,他認識到用戶真正關心的不是UI(使用者介面),而是「價格」與「預計到達時間(ETA)」,這些才是驅動行為的核心。「你認為的產品可能是螢幕上的像素,但對使用者來說,是他能否準時搭上車、是否信任你的服務。」

在Facebook,設計Newsfeed時的挑戰在於,如何在龐大資訊中維持用戶的信任與參與感。到了OpenAI,他則思考如何讓AI模型不只是強大,而是被「感覺很好用」地融入日常。

Deng強調,產品從1成長到100的階段不能靠衝刺,而必須「放慢腳步」,專注在系統設計。例如Uber的接送地點邏輯、Facebook的資訊排序規則、OpenAI的記憶與工作空間機制,皆為背後的「隱性設計」。

他直言「許多科技公司最成功的產品,並非始於技術創新,而是對人類基本需求的準確捕捉。」Facebook滿足社交連結,Uber解決移動不確定性,ChatGPT則協助使用者快速表達與思考。

Peter也點出,建立資料飛輪與嵌入式工作流程,是未來AI時代產品護城河的關鍵。他認為企業若能讓產品成為使用者每天工作的一部分,即使沒有技術優勢,也能建立高黏著度的競爭力。同時,他的領導哲學也值得借鑑。他強調「六個月後如果我還在告訴你該做什麼,那我找錯人了。」他相信好的團隊成員應該能自主學習與反饋,這種信任文化才能讓創新持續發生。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滿滿的禽緒價值】她心情低落坐雞舍 小雞全員出動暖心包圍她

【滿滿的禽緒價值】她心情低落坐雞舍 小雞全員出動暖心包圍她

【另一角度曝光】UPS貨機桃機驚險降落 機身擦撞跑道冒火花

【另一角度曝光】UPS貨機桃機驚險降落 機身擦撞跑道冒火花

【台鐵不速之客】老鷹誤闖車廂!列車長手抓請牠下車

【台鐵不速之客】老鷹誤闖車廂!列車長手抓請牠下車

愛雅懷孕了!劉品言嗨到熱舞 聽到寶寶心跳聲「激動落淚」

愛雅懷孕了!劉品言嗨到熱舞 聽到寶寶心跳聲「激動落淚」

【整老公系列】老婆戴面具悄悄靠近!尪轉頭嚇到大叫XD

【整老公系列】老婆戴面具悄悄靠近!尪轉頭嚇到大叫XD

讀者迴響

我可以用AI畫卡通嗎?

可以!只要在提示詞中加入anime、cartoon、pixar等字樣,就會產生可愛卡通風格。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網頁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