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母公司Meta將AI模型Behemoth轉為閉源模式。(圖/路透)
記者陳致平/綜合報導
美國科技巨頭間的 AI 戰打得火熱,社群媒體龍頭 Meta 旗下新成立的「超智慧實驗室」(Superintelligence Lab)高層,正考慮一項重大策略轉變:可能放棄目前強大的開源人工智慧(AI)模型 Behemoth,轉而投入開發閉源模型。
有消息人士向《紐約時報》透露,Meta 雖然已經完成了AI模型 Behemoth 的訓練,但由於內部測試表現不如預期,遲遲未能正式發布。據了解,自「超智慧實驗室」啟動後,對該模型的測試便已停止。
根據科技媒體 TechCrunch 報導,Meta 執行長祖克伯(Mark Zuckerberg)仍需親自批准任何變革。一位公司發言人向 TechCrunch 澄清,Meta 對於開源 AI 的立場「並未改變」。該發言人進一步表示,Meta 仍計畫持續推出領先的開源模型,預計未來將同時訓練開源與閉源模型。不過,對於 Meta 可能放棄 Behemoth 的潛在動向,發言人則不予置評。
▲外媒分析,Meta在投入數十億美元後,必須面對商業變現的壓力。(圖/路透社)
長期以來,祖克伯一直將開源視為 Meta 外部 AI 策略的核心,旨在加速人工智慧的發展。他曾大力宣揚 Llama 系列模型的開放性,以此區隔 Meta 與 OpenAI 等競爭對手,甚至公開批評 OpenAI 在與微軟合作後變得更加封閉。
儘管 Meta 內部已部署更先進的閉源模型(例如驅動其 Meta AI 助理的模型),但若此次真的轉向優先發展閉源模型,這將標誌著 Meta 在 AI 發展理念上的一項重大轉變。這可能暗示其開源策略更多是基於戰略考量,尤其考量到閉源模型將賦予 Meta 更大的控制權和更多樣的商業變現途徑。
實際上,Meta 在人工智慧領域投入了數十億美元,除了傳統廣告業務外,正積極尋求新的商業模式。Meta龐大的投資包含了各項驚人的支出,包含了祭出巨額簽約金與高達九位數的年薪,挖角頂尖 AI 研究人員;興建新的資料中心;以及負擔開發通用人工智慧(AGI),或稱「超智慧」的鉅額成本。儘管擁有全球頂尖的 AI 研究實驗室之一,但在將人工智慧成果轉化為商業化方面,Meta 仍落後於 OpenAI、Anthropic、Google DeepMind 和 xAI 等競爭對手。
祖克伯過往的言論也曾透露出對於全面開源 Meta 模型的矛盾態度。他去年夏天在一場播客中提到「我們非常支持開源,但我從未承諾公開我們所有的成果。我個人傾向於認為,開源對社群和我們都有益,因為我們將從中獲益。然而,一旦我們認為公開其原始碼是不負責任的,那麼我們就不會這麼做。這一切都難以預測」。
▲Meta 潛在的策略可能轉變重塑 AI 版圖,尤其是在開源趨緩的方向下,恐讓中國影響力升溫。(圖/路透)
根據 TechCrunch 分析,Meta 潛在的策略轉變,也可能重塑全球人工智慧的產業走向。由 Meta 和 Llama 等模型帶動的開源發展動能恐將趨緩,即使 OpenAI 準備推出其延宕已久的開源模型。權力可能重新集中於擁有閉源生態系統的主要參與者,而開源的發展或許將回歸草根社群的自主努力。其連鎖反應將持續影響整個新創生態系,尤其是那些依賴開放基礎模型進行微調、安全和模型對齊的較小型公司。
TechCrunch 進一步提及,一旦在全球舞台上,Meta 若從開源領域轉向,也可能將優勢拱手讓給中國。中國已積極擁抱開源人工智慧,如 DeepSeek 和 Moonshot AI,以此作為建立國內實力與擴大全球影響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