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青少年每天與虛擬夥伴對話。(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Common Sense Media最新公布的研究,高達七成二的美國青少年(13至17歲)曾使用過AI聊天夥伴,展現出AI在青少年社交互動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這類所謂「AI夥伴」,不同於傳統的語音助理或解題工具,強調的是情感互動與個人化對話,例如由 Character.AI 或 Replika 提供的虛擬人物,也包括像 ChatGPT、Claude 等可用於傾訴、模擬交流的一般型AI。
調查指出,在曾使用過的青少年中,有52%是「經常使用者」,其中13%每天與AI互動,21%則每週交談數次。整體來看,青少年對這類工具的使用動機多元,包括娛樂、對AI的好奇、尋求建議或情感陪伴等。有近三分之一更表示,是因為AI「隨時在線」,成為一種穩定的心理出口。
不過,信任感仍存保留。研究顯示,半數受訪者不相信AI提供的資訊,年紀較大的青少年比年輕者更不信任。儘管如此,仍有39%青少年將與AI的對話作為練習現實社交技巧的方式,像是學習如何開場聊天、表達情緒,甚至給予建議。
有趣的是,儘管虛擬互動頻繁,但絕大多數青少年並未因此忽略現實中的人際關係。80%受訪者表示與朋友相處的時間仍多於使用AI,僅6%認為AI互動取代了真人交流。
此次研究由芝加哥大學 NORC 執行,調查期間為2025年4月至5月,樣本數為1,060位青少年。研究團隊指出,這份結果提供了了解AI如何影響青少年情感與社交行為的起點,也凸顯出未來在教育與科技設計上,應更審慎思考AI角色與引導方式。
近年已有AI平台因內容不當捲入法律爭議,例如Character.AI即面臨涉及青少年自殺的訴訟。專家呼籲,隨著AI技術進入更私密的生活領域,平台業者與家長需共同監督其應用,確保年輕使用者獲得健康、安全的互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