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颶風Tim:懂的人已經瘋狂在用了 AI兩年內恐取代創作者

▲▼影視颶風TIM。(圖/翻攝微博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影視颶風創辦人Tim。(圖/翻攝微博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中國影像創作團隊「影視颶風」創辦人 Tim 近日在與羅永浩的訪談中,談及人工智慧(AI)對影視產業的衝擊時直言,AI 只需要再兩年,「連剪輯都會比人做得更好」。他認為,AI 正以難以想像的速度重塑內容生態,「懂的人已經瘋狂在用了,不懂的就是不懂」。

Tim 指出,過去兩年,整個影音產業最大的變化,就是內容全面「極端化」。「我們做封面也只能越來越誇張,不然根本沒人點進來。」他說,不僅畫面在競爭,連聲音也成為戰場。「你去聽十年前的影片,現在的音量響度都高出好幾倍。大家都在偷偷把音樂拉大聲,平台變成了『誰叫得更大聲』的比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認為,觀眾對資訊密度的需求讓長影片模式逐漸失效,真正成功的內容形式,是將多段「高能短片」無縫拼接成長影片,「讓人懶得滑螢幕,卻停不下來」。

談及 AI 對影視產業的影響,Tim 也給出了一個明確預言:兩年內,AI 將全面取代影視製作的執行層工作。「AI 打破了『努力有回報』這個信念。它全知全能,進化速度遠超人類學習。」他說,「現在還有人堅持手工比 AI 強,這就像說手洗比洗衣機乾淨一樣,那是笨蛋的想法。」

他認為調研、製圖等環節將最先被取代,接下來就是剪輯。「剪輯絕對會被 AI 吃掉,只要一兩年。到時候它不只是剪畫面,而是能根據觀眾反應自動調整節奏。」Tim 坦言,團隊中「只有 5% 的人懂了,95% 還沒意識到這件事有多恐怖」。目前他主要使用 ChatGPT 協助文稿核查,「AI 查真實性比人快多了」。他強調,這只是開始,「懂的人已經瘋狂在用了,差距會越來越大」。

Tim 認為,語言將是下一個被徹底攻破的壁壘。「換口型技術很快就能天衣無縫,語言會是第一個被突破的。」
他預計未來內容可一鍵轉換成多語版本,「中國創作者能打入國際市場,國際內容也能輕易進入中國。」

面對全面自動化的未來,Tim 認為人類僅剩的優勢是「人生經歷」。「AI 沒辦法體驗你的人生,你被偷過東西、你怎麼哭、怎麼怕,這些都是你的獨立記憶體。」他說,「真人的故事才最打動人,因為它有情緒、有痕跡,AI 拼不起來。」不過他也承認,這也許只是暫時的優勢。

談到是否害怕被取代,Tim 顯得異常平靜「反正大家一起死,那就死了唄。我也沒那麼介意統治地球的是不是人類。」他笑說,人類統治地球是因為最聰明,「如果有更聰明的智慧,那就讓它來吧」。

AI 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寫影視產業的遊戲規則。從封面設計到影片剪輯,甚至語言與創意邏輯,都正被重新定義。Tim 的觀察或許帶著焦慮,卻也提醒所有創作者:當技術成為主角,唯有持續理解、持續學習的人,才能留在舞台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不准下車!】搭車遇到萌犬眼神緊盯 一下車立刻崩潰挽留XD

【不准下車!】搭車遇到萌犬眼神緊盯 一下車立刻崩潰挽留XD

花蓮救災被當面嗆「作秀」 嘻小瓜氣炸:物資我們買的

花蓮救災被當面嗆「作秀」 嘻小瓜氣炸:物資我們買的

【變臉變超快】久違回家黑貓哈氣 認出奴才後秒變撒嬌精XD

【變臉變超快】久違回家黑貓哈氣 認出奴才後秒變撒嬌精XD

Lulu「真的沒懷孕」 傳聞多到陳漢典也追問XD

Lulu「真的沒懷孕」 傳聞多到陳漢典也追問XD

高中生騎YouBike擦撞路邊車 留字條苦等車主10天變警察找上門

高中生騎YouBike擦撞路邊車 留字條苦等車主10天變警察找上門

讀者迴響

哪些AI工具支援繁體中文?

目前較主流的ChatGPT、Claude、Gemini、Perplexity、Copilot等都支援繁體中文,回覆也愈來愈自然。不過圖像生成工具有些還是以英文提示詞為主,使用時可留意。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網頁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