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分析鄭南榕《自由時代》 她帶領學生思考:要被賦能或附身?

吳怡潔是工程師出身,目前服務於以人文、社會領域為主的政治大學,她常告訴文組學生,雖無法開發AI,但如何善用AI,已經成為一種專業。

▲吳怡潔是工程師出身,目前服務於以人文、社會領域為主的政治大學,她常告訴文組學生,雖無法開發AI,但如何善用AI,已經成為一種專業。

圖文/鏡週刊

AI迅速滲入日常與工作,也伴隨監控、依賴與判斷力流失風險。有人急著斷開連結,有人展開親密對話,有人細細調校界線,也有人建立了自己的AI團隊。在人機交會的邊界,工程師、總編輯、學者與小說家,各自打開了AI,也重新檢視自己:我們還能保留多少選擇?我的大腦,還能為自己做主嗎?

我常問學生 被AI賦能還是被附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政大AI中心助理教授 吳怡潔

8月29日,「人權、民主與轉型正義:鄭南榕暨自由時代」國際研討會在228紀念館登場,政大AI中心助理教授吳怡潔發表最新論文,以AI模型分析鄭南榕《自由時代》週刊共300多期雜誌、超過一萬篇報導主題分類與次分類。若以每篇需十分鐘人力計算,單一人力不眠不休投入分類工作,需耗時至少2個月才能完成;她測試不同版本的ChatGPT,並選擇效果最好的模型,在3天內分析完所有雜誌文章。

一名聽眾拋出挑戰題:「可是,我剛剛問ChatGPT:鄭南榕為什麼不能入祀忠烈祠?它回答:忠烈祠僅限殉職軍警、民防或消防人員入祀。」「我又問ChatGPT:那為什麼(健康幼稚園火燒車事件犧牲者)林靖娟老師可以入祀忠烈祠?它回答不出來。」

吳怡潔日前獲鄭南榕基金會邀請,參與2025年「⼈權、⺠主與轉型正義:鄭南榕暨自由時代」國際研討會,發表相關論文。(鄭南榕基金會提供)

▲吳怡潔日前獲鄭南榕基金會邀請,參與2025年「⼈權、⺠主與轉型正義:鄭南榕暨自由時代」國際研討會,發表相關論文。(圖/鄭南榕基金會提供)

現場提問踴躍,吳怡潔來不及回答所有問題。她說,若再遇到這名聽眾,會嘗試說明AI模型訓練時常見難題:過度擬合(overfitting)—特定模型在訓練數據上表現得非常好,但在處理未見過的測試數據或新數據時表現不佳。她解釋,若提供「有範圍」的訓練資料給AI模型,確實可望訓練出「百分百正確率」,但若將此模型應用在現實世界,「正確率一定掉,而且掉得很慘。」

「我們有多相信ChatGPT的回應呢?它明明寫:『ChatGPT 可能會出錯。』」吳怡潔推測,過往可能沒人問過ChatGPT鄭南榕為何不能入祀忠烈祠,「這種問題就叫zero shot:一次都沒人問過的問題。」

她指出,AI模型持續發展演進,其實都在學人類,你若覺得ChatGPT「愈來愈囉唆」,它可能正在運作進階技法思考鏈(chain-of-thought,CoT),嘗試告訴你推導答案的路徑。「當你問『鄭南榕可不可以進忠烈祠』,可觀察ChatGPT有沒有應用CoT? 如果沒有,這表示它只是膝反射思考,就容易答錯;但它若多思考幾秒、顯示CoT,就代表它正以更多角度解決問題。 」

自學程式 改當工程師

50歲的吳怡潔來自嘉義,18歲考上台大心理系,到台北念書才第一次摸到電腦。她勤跑台大計算機中心,自學寫程式、架站,覺得寫程式好玩,畢業後沒去當心理師,成了軟體工程師。1998年,她加入紅極一時的網路新創「資迅人」,2000年網路泡沫化,公司錢燒完了,她被資遣。

幾乎與MSN、Yahoo messenger發展同步,她參與開發類ICQ的中文即時傳呼軟體「CICQ」,也曾加入推出線上遊戲《魔力寶貝》的台灣遊戲公司大宇資訊,負責寫遊戲程式。38歲那年,她因想加薪,報考政大資訊科學研究所,讀出興趣,一路攻讀資科博士,投入教學研究,把業界「做Project(專案)」精神搬到學界,專長電腦視覺、行為模式分析、人機互動、語音處理。

吳怡潔還是個歷史迷,成長年代只有老三台、沒見過黨外雜誌,近年尤其好奇台灣民主化歷程(她少時只知蔣經國過世,其餘一概不知)。她見許多學者長期投入口述歷史與政治檔案,因而思考:「有沒有可能,用我會的AI技術來深入分析(歷史),讓大家對史料更感興趣?」

AI狂潮 危機中反思

吳怡潔任教政大AI跨域微學程,第一堂課的PPT是2023年的一則新聞:開發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母公司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聯合科技領域350位權威專家,共同簽署公開信,警告人工智慧科技就跟流行病與核戰一樣,有滅絕人類的風險。

「有人說投資AI,是在和惡魔交易;有人說AI是一個巨大泡泡,這個泡泡還沒破,我們正在享受這個泡泡的狀態。」談起巨大泡泡,吳怡潔想起剛畢業時,網路泡沫裡的狂潮與經濟巨浪,在她被網路公司資遣1/4個世紀後,回顧過往,「當時網路泡沫了,網路公司倒了,可是網路沒消失,還發展得愈來愈成熟—我覺得AI的發展,也會是一樣的邏輯。」

「人類一直在重複一樣的歷史。」她批改作業,看得出哪些由AI代答,「我常請同學思考:要被AI賦能(empower)?還是要被附身?」她見過學生學寫程式,基本功還沒打好就過度依賴AI,以至於離開了AI,就完全不會寫程式,「這就是『被附身』。AI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有些同學感到挫折,因為他們沒判斷力,AI一旦錯了,使用者就傻傻跟著錯下去。」

從網路泡沫到AI浪潮,她看見技術進步,也看見判斷力的消失。吳怡潔常和學生聊「被AI鬼附身」的經驗與危機反思;「當我們親身感受過這個『鬼魂』的強大之處,那當鬼魂離開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是不是可以保留一些能力在身上?」

她在教學現場見到文組生普遍焦慮,但學程式設計的理組生更焦慮,「他們擔心AI時代,人人都能學寫程式,自己太容易被取代。」吳怡潔認為,無論文理組都應勇於嘗試跨領域,「中文系的學生也可以學AI啊,有人用AI發展整篇小說,這當然被視為奇技淫巧;但如果以前需要花半年做的小說人設,可以在AI協助下很快做完呢?」「如果使用得當,小說家不就有更多時間去創作,在有限時間內,讓你的人物更豐滿嗎?」


更多鏡週刊報導
留住大腦主權3/「我的AI知道我眼睛乾澀」 小說家把AI訓練成「職涯教練兼助理」
留住大腦主權1/第一次付費ChatGPT就刪帳號 工程師背景總編輯:無法把AI當人

關鍵字: 鏡週刊AI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沒有叫妳超越】萌娃萬聖節變裝王世堅喊:從從容容游刃有餘

【沒有叫妳超越】萌娃萬聖節變裝王世堅喊:從從容容游刃有餘

時間倒帶 王子結束美國行曾笑認「有戀情」 劣跡藝人18年前神示警「偷吃要擦乾淨」

時間倒帶 王子結束美國行曾笑認「有戀情」 劣跡藝人18年前神示警「偷吃要擦乾淨」

梁朝偉為劉嘉玲錄VCR 放閃「擔心她睡不好」!

梁朝偉為劉嘉玲錄VCR 放閃「擔心她睡不好」!

【泰格與雪兒】規矩男

【泰格與雪兒】規矩男

《全明星》紅隊粿粿出軌王子 藍隊隊長胡宇威:要清楚分寸

《全明星》紅隊粿粿出軌王子 藍隊隊長胡宇威:要清楚分寸

讀者迴響

AI聊天機器人能做什麼?

除了聊天,還能幫你寫作、改作文、整理報告、翻譯、模擬面試,甚至幫小孩說故事!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網頁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