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速企業壓縮人力 資料分析師嘆:比疫情時期更難找工作

▲▼面試,求職,interview。(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資料分析人才遭雙重打擊,求職更難。(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全球就業市場持續降溫,最新研究顯示科技領域受到的衝擊最為明顯,其中「資料與分析(Data & Analytics)」相關職缺縮減幅度更是位居所有產業之首。

根據《彭博》引述全球招聘平台 Indeed 於 11 月公布的年度研究資料指出,自 2022 年疫情後的招募高峰以來,全產業職缺量持續下滑,而科技業的萎縮尤為顯著。Indeed 的科技職缺發布指數曾在 2022 年攀上 200 點(index points,指數點位),如今卻大跌至僅剩 67 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告進一步指出,資料與分析類職務面臨的環境更加嚴峻。截至今年 10 月底,相關職缺發布指數僅有 60,為所有被追蹤產業中的最低值,代表從疫情前至今,該領域的職缺規模縮水了約 40%。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企業縮減人力需求,求職端的競爭卻持續升溫。資料科學家、商業分析師、資料分析師與商業智慧(BI)開發人員等職缺,近一年申請人數不減反增,使市場呈現明顯的供需失衡。

Indeed 高級經濟學家科里・斯塔勒(Cory Stahle)指出,近年大量投入資料科學教育訓練,培養出不少技能完整的求職者,但企業在景氣反轉後普遍轉趨保守,不再急於補齊流失的人力,使得該領域競爭遠比疫情前激烈。

報告也提到,生成式 AI 的快速普及正在加速此趨勢。不少公司開始利用 AI 工具處理資料整理、初步分析與報表工作,使缺乏專業訓練的員工也能完成部分分析任務,進一步壓縮傳統 D&A 職務的重要性。

斯塔勒表示,AI 尚不足以完全取代人力,但確實正在提升企業產能、降低對特定技能的依賴。他警告,隨著招募減少、申請者增加,資料與分析領域的求職難度將持續升高,薪資成長動能也可能不如過去。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Momo.定延表演中打滑 Sana「毛巾鋪地」救援

Momo.定延表演中打滑 Sana「毛巾鋪地」救援

孫淑媚.鍾欣凌.丁寧組女團飆〈Golden〉 以體型取團名「SML」..笑虧:她是XL

孫淑媚.鍾欣凌.丁寧組女團飆〈Golden〉 以體型取團名「SML」..笑虧:她是XL

TWICE高雄安可曲 加碼經典〈TT〉

TWICE高雄安可曲 加碼經典〈TT〉

《眾生相》李駿碩奪最佳導演 向台下男友告白:I Love You

《眾生相》李駿碩奪最佳導演 向台下男友告白:I Love You

多賢中文喊話超Q 志效在旁幫解釋XD

多賢中文喊話超Q 志效在旁幫解釋XD

讀者迴響

Midjourney是什麼?

Midjourney是AI影像生成工具,只需輸入文字就能畫出照片級圖片,適合創作、設計參考使用。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網頁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