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曾於網路泡沫破裂時期接任Google執行長的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近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RAISE高峰會上表示,人工智慧(AI)產業並不會像早期網際網路產業一樣陷入泡沫危機,反而正走向全新的產業架構。
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導,施密特指出,AI市場自ChatGPT推出後快速擴張,帶動資本與人才湧入。他強調,這波發展不同於2000年代的網路泡沫,因為AI具備明確的基礎設施支撐,如大型資料中心與硬體晶片供應鏈。「你們可以看到,資料中心正大量建設,而像NVIDIA這樣的公司樂於提供所有所需晶片。我從未見過有硬體資源沒有被軟體充分利用的情況,」施密特在會中表示。
市場研究機構指出,2023年全球AI市場規模已達1890億美元,預估至2033年將成長至約4.8兆美元。施密特本人也是多家AI新創公司的投資人,包括 Anthropic 等。
不過,施密特坦言,在與業界人士交流時,確實有聽到「過度建設」與「產能過剩」的聲音,有人甚至說:「我自己沒問題,其他人才會賠錢。」他指出,這類說法看似泡沫警訊,但從他的觀察來看,情況並不相同。
「根據我的經驗,我不認為這是泡沫,更可能的是,我們正在見證一種全新的產業結構出現,」施密特說。
儘管如此,市場上仍有保留意見。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托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øk)就曾警告,當前股市對AI概念股的追捧,可能使泡沫風險超越1990年代。他指出,目前標準普爾500指數前十大公司的市值,已高於當年網路泡沫時期。
AI是否正在重蹈歷史覆轍,各界看法分歧。然而施密特的觀點則為這場討論增添不同角度。他認為,與其擔心是否泡沫,不如看見AI對未來產業架構的深遠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