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訃聞工具崛起 記憶能被生成嗎?引發倫理與情感爭議

▲▼             。(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AI訃聞工具進軍殯葬業 。(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當人們面臨摯親離世的哀痛時刻,越來越多家庭開始仰賴AI協助撰寫訃聞與追思文字。《華盛頓郵報》近日報導指出,從美國內華達州的平凡家庭,到全球殯葬產業的專業流程,AI正逐漸進入我們對死亡的紀錄與詮釋。

報導中指出,當事人Jeff Fargo在母親過世後情緒崩潰,無力動筆,於是他將對母親的思念輸入ChatGPT,獲得了一篇「溫柔且真摯」的訃聞草稿。他說「我只是把靈魂傾倒在提示詞裡,AI幫我完成了無法自己做到的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只個人用戶,殯葬業者也積極導入這類工具。殯葬軟體公司Passare表示,其AI訃聞系統已為美國上萬名往生者親友撰寫紀念文字。其他如CelebrateAlly、Tribute等新創也提供自助式平台,用戶僅需填入關鍵詞與風格偏好,即可快速生成具格式與情感的紀念文。

CelebrateAlly創辦人Sonali George認為,AI是一種「幫助人們在悲傷中仍能完成溫暖傳達」的工具,特別適合在短時間內需要向報社或社群媒體公告死訊的情境。

不過,AI訃聞工具也引發倫理爭議。聖塔克拉拉大學網路倫理研究主任Irina Raicu警告,這類系統容易產生「情感扁平化」效果,甚至可能因生成錯誤內容而對哀悼者造成二次傷害。例如報導中指出,AI曾編造死者曾成立劇團或創辦慈善活動等虛構事蹟,原因只是因為提示詞用了「熱心」或「富創意」等形容詞。

儘管存在風險,許多殯葬人員認為這些工具對提升作業效率與陪伴力已具實質幫助。美國國家殯葬協會發言人Walker Posey表示「當我們每天需接待多組家庭時,AI可以讓我們將時間留給更需要關懷的人身上。」報導也提到,有些業者已開發進階功能,如AI協助設計追思儀式、整理遺物內容、甚至為亡者推薦合適的骨灰罐設計與墓誌銘句子。AI在這些方面的應用,被視為未來「死亡科技(death tech)」的發展重點之一。

AI工具為訃聞撰寫帶來效率與選擇,但如何兼顧內容準確與人性溫度,仍是殯葬業與社會需持續思考的課題。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滿滿的禽緒價值】她心情低落坐雞舍 小雞全員出動暖心包圍她

【滿滿的禽緒價值】她心情低落坐雞舍 小雞全員出動暖心包圍她

【另一角度曝光】UPS貨機桃機驚險降落 機身擦撞跑道冒火花

【另一角度曝光】UPS貨機桃機驚險降落 機身擦撞跑道冒火花

【台鐵不速之客】老鷹誤闖車廂!列車長手抓請牠下車

【台鐵不速之客】老鷹誤闖車廂!列車長手抓請牠下車

愛雅懷孕了!劉品言嗨到熱舞 聽到寶寶心跳聲「激動落淚」

愛雅懷孕了!劉品言嗨到熱舞 聽到寶寶心跳聲「激動落淚」

【整老公系列】老婆戴面具悄悄靠近!尪轉頭嚇到大叫XD

【整老公系列】老婆戴面具悄悄靠近!尪轉頭嚇到大叫XD

讀者迴響

Midjourney是什麼?

Midjourney是AI影像生成工具,只需輸入文字就能畫出照片級圖片,適合創作、設計參考使用。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網頁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