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仿聲侵權亂象延燒 配音員與明星接連受害

▲▼             。(圖/翻攝微博@穆雪婷躲进木盒子)

▲配音員穆雪婷於微博發文控訴遭AI仿聲侵權 。(圖/翻攝微博@穆雪婷躲进木盒子)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AI 技術快速普及的同時,也引發專業配音員聲音被複製、AI 分身與仿冒帶貨等侵權亂象,多名演員、配音員與運動員接連成為受害者,相關案例近期在中國網路社群持續發酵。

中國知名配音員穆雪婷近日公開表示,曾受邀錄製《亞馬遜水手星計畫》影集的部分內容,後續卻發現未經授權的 AI 仿聲被使用在後續集數。她指出,片方原訂 10 月續約錄製,但最終在發布的影片中聽見與自己高度相似的 AI 聲音。製作方其後公開道歉,表示屬於「工作疏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配音圈,AI 濫用也波及影視與體育領域。中國演員溫峥嵘近日遭遇「AI 分身直播」事件,多名網友在不同直播間看到她以不同造型同時帶貨,但實際上均非本人。她本人透露,曾深夜刷手機時意外看到「自己正在直播」,進入聊天室詢問後立刻被封鎖。類似情況也曾發生在奧運跳水選手全紅嬋身上,有人利用 AI 仿聲帶貨土雞蛋,導致許多粉絲誤信下單。

根據中國現行《民法典》保障自然人聲音權,未經本人同意以 AI 模仿聲音屬侵權;若造成消費者誤認,亦可能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市面上常見的「非商用聲音克隆」並不等於免責,只要造成混淆或未經授權使用,都可能面臨法律風險。

然而,AI 聲音克隆服務在中國仍相當便宜,在二手平台查詢可以發現,提供 1500 字左右的聲音克隆服務最低不到 10 元人民幣,一段約 1 分鐘個人語音就能完成訓練,進而降低濫用門檻。

面對亂象浮現,中國官方近月陸續公布相關措施,包括將於 2025 年 9 月起實施的《人工智慧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要求 AI 生成的圖片、音訊與影片需標示出由技術產生;同時啟動「清朗·整治 AI 技術濫用」專項行動,要求平台強化偵測機制並清理違規應用。相關政策被外界視為遏止 AI 冒名行為的初步手段,但執行效果仍待觀察。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跩哥馬份回來了!湯姆費爾頓開口喊「波特」全場歡呼30秒

跩哥馬份回來了!湯姆費爾頓開口喊「波特」全場歡呼30秒

【防水閘門完美防水】宜蘭冬山淹水「泉月樓行館」仍乾爽!內外對比超反差

【防水閘門完美防水】宜蘭冬山淹水「泉月樓行館」仍乾爽!內外對比超反差

辛龍復出談劉真「曾想換心給她」 發誓「不再談戀愛不結婚」

辛龍復出談劉真「曾想換心給她」 發誓「不再談戀愛不結婚」

余祥銓證實沒當兵! 被驗退:有鬆一口氣

余祥銓證實沒當兵! 被驗退:有鬆一口氣

【10顆點成10盒】100顆送來全家傻眼!接下來三餐只能吃鍋貼了XD

【10顆點成10盒】100顆送來全家傻眼!接下來三餐只能吃鍋貼了XD

讀者迴響

ChatGPT是什麼?

ChatGPT是OpenAI推出的AI聊天機器人,可幫你寫作、翻譯、寫履歷甚至陪聊天。操作簡單,適合各年齡層使用。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網頁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