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使用AI工具對薪資與工時影響有限。(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近期發表的研究報告,儘管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工具如ChatGPT在職場中迅速普及,但對員工的薪資與工時影響仍然有限。該研究分析了丹麥7,000個工作場所、25,000名員工在2023至2024年間的數據,涵蓋會計、客戶服務、金融諮詢、IT支援、新聞、法律、行銷、軟體開發和教學等11種職業。
另一項研究指出,AI聊天機器人在職場中的使用已相當普遍,約64%的受訪者表示曾在工作中使用過此類工具。在積極推動AI採用的公司中,使用率更高,達到83%。然而,這些工具對薪資和工時的影響並不顯著。研究發現,AI聊天機器人的使用對任何職業的薪資或工時均無顯著影響,統計分析排除了平均影響大於1%的可能性。
雖然員工在報告使用AI聊天機器人平均節省了2.8% 的工作時間(約每週節省一小時),但這些時間節省往往被新增的工作任務所抵消。研究顯示,8.4%的員工因AI工具的引入而產生了新的工作任務,包括審查AI生成的內容、設計提示詞(prompt engineering)以及監控學生是否使用AI完成作業等。
儘管部分員工表示AI工具提高了創造力或工作品質,並有17%的用戶表示承擔了額外的責任,但這些變化並未在傳統的勞動市場指標中體現出來。研究估計,僅有3%至7%的生產力提升轉化為員工的薪資增長。
研究作者指出,這些發現挑戰了生成式AI將立即改變勞動市場的敘述。他們認為,AI技術的真正經濟效益往往在企業調整流程以充分利用技術後才會顯現,這被稱為「生產力J曲線」的概念。因此,AI對勞動市場的長期影響仍需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