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最愛問 ChatGPT 什麼?生活瑣事到命理占卜,AI:本土化元素很強 。(圖/ChatGPT統計、記者王威智繪製)
記者王威智/採訪報導
隨著 ChatGPT 在台灣迅速普及,越來越多民眾把它當作日常生活的「隨身智囊」,不論是生活瑣事、健康醫療、職場決策、情感困惑,甚至命理占卜,都能立刻得到參考建議。ETtoday直接請ChatGPT根據2025年1-8月的後台資料觀察,台灣用戶的提問呈現出明顯的本土化特徵與五大高頻趨勢。
1.命理與星座:不迷信,只求心理慰藉
調查顯示,星座運勢、生肖命理與塔羅占卜仍是台灣用戶的最愛問的熱門問題。包括:「巨蟹座這個月運勢如何?」「屬虎的人今年財運如何?」行銷專家認為,透過心理分析,這類提問不單純是占卜,更反映年輕族群尋求心靈指引與情緒支持的需求。
2.生活實用型:從晚餐到旅遊全都問
不少民眾直接把 ChatGPT 當作生活小幫手,問:「今晚吃什麼?」「中秋烤肉菜單怎麼安排?」或「花蓮到台東自駕行程怎麼排?」 ChatGPT 觀察顯示,節慶、假日或颱風前後,生活相關提問量明顯增加。
▲ ChatGPT台灣人使用詢問問題類別年度排行榜。(圖/ChatGPT統計、記者王威智繪製)
3.職場與考試:AI 成新型「助教」
職場人士與學生也是高頻族群,會詢問:「面試怎麼準備?」「如何規劃國考讀書計劃?」行銷專家分析認為,AI 的優勢在於快速整理資訊與生成範例,讓使用者省時又能獲得方向感。
4.情感與人際:愛情、友情通通問
戀愛與人際問題也是熱門類型,例如:「他喜歡我嗎?」「和同事相處怎麼避免衝突?」透過心理專業分析認為,AI 雖非真正替代專業諮商,但在私密性高的環境下,能提供使用者表達與思考的出口。
5.娛樂創意:AI 成為創作夥伴
台灣網友也善用 AI 創作劇本、短文、甚至迷因文字。例如:「幫我寫一段台灣八點檔劇情」「改寫成鄉民梗圖台詞」,ChatGPT也直接點名「台灣網路文化的本土化元素很強,這在全球用戶中比較獨特」。這類提問反映了 AI 在社群娛樂與創意表達的嶄新應用。
網絡行銷專家徐力剛(Eric)分析,近年ChatGPT 的流行並不只是科技工具的成功,而是反映了台灣社會對於即時互動、情感支持、與創作自由的強烈渴望。對行銷人而言,這不僅是一場工具革新,更是一個理解人心、貼近需求的新機會。
ChatGPT 對話式體驗也推動內容碎片化 、 個人化 、情境化的轉型。未來消費者將不再滿足於單一答案,提供精準、有溫度的回應,才能有共感。我認為未來若要跟上這波 AI 原生世代的行為模式,關鍵不在於「你有沒有用 AI」,而是你能否用 AI 說出他們心裡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