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okipedia。(圖/官網)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馬斯克(Elon Musk)今(28日)在 X 發文宣佈,AI 百科平台 Grokipedia v0.1 已上線,並強調即便是初期版本「也比維基百科(Wikipedia)更好」,未來 1.0 版將帶來「10 倍提升」。
Grokipedia 目前的整體設計仍相當簡潔,主要以一個大型搜尋框為主,各條目格式也採用標題、副標題與引用來源等傳統結構,不過目前尚未出現圖片或多媒體內容。
在互動功能上,雖然部分條目上方可見「編輯」按鈕,但點擊後僅能瀏覽已完成的修改紀錄,未標示編輯者身分,也無法讓使用者自行提交編修或新增內容,與維基百科開放式編輯的模式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Grokipedia 條目中會標註「由 Grok 進行事實查核(fact-checked by Grok)」,並顯示查核完成時間。不過,這項機制仍具爭議性,由於大型語言模型可能生成錯誤資訊,「AI 查核」的準確性與可信度仍有待驗證。
目前 Grokipedia 條目數約達 88 萬篇,內容涵蓋科技、文化、歷史等多類主題,但仍遠少於英文維基百科約 800 萬篇的規模。外界普遍認為,該平台仍處於早期測試階段,功能尚未完整開放。
若要真正挑戰維基百科的地位,Grokipedia 除了在更新速度上具優勢,更關鍵的是能否建立透明的編修流程與社群參與機制,確保內容中立與可信。
Grokipedia 的上線標誌著馬斯克在「AI 與知識平台融合」的新嘗試。雖然目前仍屬雛形,但若能兼顧 AI 效率與事實準確性,未來或有機會成為開放知識的新競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