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音越滑越停不下來 專家警告長期恐傷害大腦功能

▲▼短影音成癮。(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短影音刷太多恐影響專注力。(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短影音已成為許多人的日常,但它對大腦與心理健康究竟有沒有影響,一直缺乏一致結論。最新一項大型研究整理了 71 份研究、共 98,299 名受試者的資料,首次把短影音對注意力、情緒與自我控制的影響,用較完整的證據呈現出來。

根據研究指出,短影音使用量越高,整體認知能力就越低,兩者呈中度負相關(r = −.34)(r 為變項之間的關係強弱與方向)。其中以注意力下降(r = −.38)和抑制控制能力減弱(r = −.41)最為明顯。研究團隊依 PRISMA 系統綱要整理過去文獻,並以隨機效應模型整合結果,以提升不同研究之間的可信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理健康方面,雖然影響程度較弱(約 r = −.21),但壓力與焦慮都明顯與短影音使用量增加有關。至於身體形象或自尊,研究沒有找到一致的負面影響,推測可能因內容多樣,有些負面訊息也會被正向內容抵銷。

研究也推翻了「只有青少年比較容易受影響」的普遍印象。結果顯示,成年人的注意力與情緒也會受到類似程度的影響。此外,不管是 TikTok、抖音、Instagram Reels 還是 YouTube Shorts,平台之間並沒有明顯差異,問題主要來自短影音的內容節奏與推播方式本身。

論文以「Feeds、Feelings、Focus」三個面向分析短影音的影響。演算法推送的內容流(feeds)持續提供快速、不可預期的刺激,容易讓人停不下來;情緒反應(feelings)在強刺激下變得更容易受影響;而長期使用則會讓專注力與自我控制(focus)逐漸下降。研究也指出,風險真正提高的不是使用時間,而是是否出現「滑不動就焦慮、停不下來」的成癮型使用行為。

研究強調,目前證據仍屬相關性,無法直接判定短影音是否一定會造成大腦與心理問題,但整體趨勢值得注意。專家建議,調整使用習慣、提升數位素養,以及利用平台提供的自我管理工具,都是減少注意力耗損與情緒壓力的有效做法。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謝和弦「以前滿喜歡館長」 已棄追..曝「中國千萬邀約」

謝和弦「以前滿喜歡館長」 已棄追..曝「中國千萬邀約」

遭調侃「奶奶過世被家寧要錢」 Andy走鐘獎台下苦笑跟唱

遭調侃「奶奶過世被家寧要錢」 Andy走鐘獎台下苦笑跟唱

「電話手勢看出世代差異」 EXO KAI遭受年齡爆擊XD

「電話手勢看出世代差異」 EXO KAI遭受年齡爆擊XD

【雞排呢?】台大大氣系學生放鴿子 400人白等:失望!

【雞排呢?】台大大氣系學生放鴿子 400人白等:失望!

【眼鏡蛇闖龍井圖書館】文青女被咬傷驚叫:溜進閱覽區了

【眼鏡蛇闖龍井圖書館】文青女被咬傷驚叫:溜進閱覽區了

讀者迴響

聊天AI哪個支援中文最好?

目前ChatGPT、Claude、Gemini都支援繁體中文,回覆自然,初學者建議從ChatGPT開始。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網頁頂端